台灣工作時數長,其一年已高達2200小時,平均比美國、日本、德國人多達20%至35%,而台灣中壯年族群普遍有「工作習慣症」上身,意指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加班工作熬夜等生活不正常症候群,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年紀輕輕就報到,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暨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黃瑞仁醫師表示,心臟病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別輕忽胸痛等徵兆,發作後致命率極高!

臨床上有一名才步入三十出頭的竹科工程師,平常工作加班到半夜是家常便飯,明知家族有遺傳性心臟病史,卻自認壯年有熬夜本錢,連續工作超時,導致胸口劇痛昏倒送醫,醫院研判是突發性心肌梗塞!

黃瑞仁醫師表示,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見於四十歲以下的中壯年,臨床觀察顯示,這些人90%有抽菸習慣,多半都有高血脂、高膽固醇、肥胖及缺乏運動等問題,有些人則是因家族遺傳而患病。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傳統危險因子之外,另一危險因子「生活壓力」已成為台灣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怕殺手!

黃瑞仁醫師提醒,心肌梗塞病人發作後死亡率高達10%-15%,近年來因心導管治療的進步,死亡率已下降到8%-10%,心肌梗塞的病人需在12小時內將血管打通,若超過12小時,心肌就會完全壞死。

80%-90%的患者可經由心導管介入性治療來治療心肌梗塞,其中支架置入術可降低血管再狹窄率,目前國內已使用第二代塗藥支架,可大幅降低血栓產生的問題,但患者仍需配合醫師指示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不可擅自停藥。

黃醫師說明,除了年齡與家族史無法改變外,其他危險因子均可從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改善,將罹病風險降到最低,年輕人應適度調整自己的生活型態,勿讓工作習慣症上身。

 

來源   http://news.msn.com.tw/news3224833.as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