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到底需不需要喝運動飲料、電解質補充液?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林頌凱指出,得視運動強度、周遭環境而定;一般走路或做瑜珈、伸展操運動,單純補充水份即可,但若是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激烈運動半小時以上,且大量流汗,此時不但需要補充水份,也要適時補充糖類、電解質。

林頌凱醫師表示,運動時並非等到口渴才喝水,感覺口渴時身體水份已流失百分之一、二,因此要在運動前就開始補充水份,身體才不會缺水、脫水。

如果某天上午要去騎單車、跑步,有些專業選手甚至前一天晚上就開始補充水份。林頌凱醫師解釋,睡覺時身體會散失五百到六百c.c.的水,早上起床所喝的水都去填補晚上睡覺流失的水份,運動時體內水份就可能不足;運動時最好以少量多次方式補充水份,建議每運動十五到三十分鐘就補充一百五十到兩百c.c.水份。

此外,喝水時水溫不宜太冰。林頌凱醫師以自身經驗為例,他說,他以前曾在天熱運動時猛灌冰水、冷飲,結果就一直咳嗽,直到晚上還是咳不停,後來才了解,原來是冰水、冷飲誘發運動後氣喘發作,引起咳嗽症狀。冰水、冷飲不只可能誘發氣喘,運動時體溫升高,冰水也會對內臟、肌肉形成刺激,運動後復原時間就會拉長,因此補充水份以溫開水較為理想。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簡妙凌也表示,要看運動量而定,散步、跑步等補充水即可;若是長期大量運動如運動員,才建議可適時地補充運動飲料。

由於運動飲料含糖,會增加熱量的攝取。每100克約有20~40大卡的熱量,若以每100克有30大卡的熱量來計算,一瓶500cc的運動飲料,就有180大卡的熱量,相當於一碗白飯。營養師簡妙凌表示,運動飲料使用的糖為單醣類(一般在烹調時使用),長期攝取,會讓體重上升,也會增加體內的三酸甘油脂的量。

飲用大量、過量的運動飲料,會造成體內電解質過多,體內某電解質過多時,會使體內電解質異常。簡妙凌營養師也表示,像是腎功能不好、糖尿病人等則較不適合飲用。

北醫教授劉珍芳也表示,需從運動的時間、運動的強度來判斷是否應補充運動飲料,從事室內運動30分鐘可補充白開水或茶飲即可;戶外運動且時間較長,由於電解質流失可補充運動飲料。

 

來源    http://news.msn.com.tw/news3259318.as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