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第二代領導人沃森:我寧願用那種脾氣不好,但敢於講真話的人,作為領導者,你身邊這樣的人越多,辦成的事也越多。
- Aug 22 Thu 2013 09:59
每日一句學管理
- Aug 22 Thu 2013 09:58
調查:藥駕可能比酒駕更危險
趨勢民意調查今(8)天下午發布「台灣職業駕駛藥駕調查」結果,這項針對600位45到65歲男性職業駕駛進行的測試調查顯示,所有的男性職業駕駛皆不清楚哪些藥物會危害駕駛安全,且有3成5的職業駕駛每週服用至少1種可能造成危險藥駕的藥物。
趨勢民調總經理吳世昌今天在記者會也表示,調查結果發現,在600名職業駕駛中就有85位患有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血糖的藥物後,若無在30分鐘內進食,會產生疲倦、發冷及頭暈等低血糖的相關症狀,此時若仍駕駛汽車,易生危險。
因此,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為民眾提出藥駕紅綠燈,依照危險等級將常見的藥物做出分級。他表示,最危險的藥物有肌肉鬆弛劑、抗精神分裂藥物、抗焦慮類藥、忼組織胺與鎮靜安眠類藥物等。其次為感冒藥、止痛藥、降血壓藥、降血糖藥與減肥藥等。此外,許惠恒表示,未列出的藥物不代表完全安全,服用前還是應諮詢專業醫藥人員以保證駕駛安全。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副秘書長李奕德說,「所謂的藥物駕駛,是指職業駕駛沒有正確使用某些對神經系統作用。」他表示,某些藥物造成的影響甚至比酒精、毒品還嚴重。這些藥物容易造成駕駛注意力降低,使肇事的機率大大提高。
- Aug 22 Thu 2013 09:53
鐵質攝取太多可能影響腦部健康
攝取過量鐵質,影響腦部健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醫學教授喬治·波特克科斯表示,腦部若有過量鐵質,造成氧化傷害,增加阿滋海默症的風險。
喬治·波特克科斯教授強調,人體需要鐵質,但過量的鐵質沉積造成氧化壓力,影響腦部神經細胞的運作,進一步提高失智症的風險。人體一天的鐵質建議攝取量為18毫克。3盎司生蠔約有10.2毫克的鐵質。
失智症及不少神經內科疾病為慢性退化的病程,但不少患者往往到失智的中後期才治療。一部分由其它疾病引發的失智症有機會藉治療逆轉,例如憂鬱症、水腦症、腦部腫瘤或慢性出血、維生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醫師提醒,本來可以完成的事務如購物、出遊,甚至日常生活的洗澡、如廁、穿衣無法獨力完成,性格改變,如本來外向個性變的退縮,本來溫順情緒變得易怒,很可能代表已出現早期失智症徵兆。
- Aug 21 Wed 2013 09:32
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1元 VS 500萬元
那是在15年前,我到這個城市出差,談完生意,我去商場給同事買些禮物。平時,我逛商場時喜歡隨身帶一些硬幣,因為商場附近有時會有乞討的人,給上一兩枚硬幣我心裡會踏實些。這天也是這樣,口袋裡依舊有些硬幣,於是我就將十幾枚硬幣散給一幫乞討的小乞丐。就在這時,我看見一個男孩高舉著一塊牌子看著我,無疑,他想引起我的注意。我朝他走過去,看到他約摸十三四歲,衣著破舊卻很乾淨,頭髮也梳得整齊。他不像別人手裡拿個搪瓷缸,他的牌子一面畫著一個男孩在擦鞋,一面寫著:我想要一隻擦鞋箱。
- Aug 21 Wed 2013 09:21
多數青壯族不知血壓高
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根據調查推估,北市高血壓人數約45萬,但平均3/4患有高血壓的青壯年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20-39歲高血壓自知率僅為26%;高血壓無法憑感覺判斷,量血壓是唯一能了解的方法。
高血壓是國人最常見的疾患之一,亦是腦溢血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一部分的高血壓與少運動及腰、腹脂肪過多有關。
美國密尼蘇達大學公衛學院研究人員指出,就算是一位體重正常的民眾,如果全身脂肪較集中在腹部,因此相對而言,他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風險仍較高。主要是腰部粗大的民眾,其脂肪都堆積在腹部,脂肪過多堆積在此處很可能影響這些內臟器官。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少吃節食,還有青少年服藥尋求快速減重,在長期來看,這些行為無助於體重控制,許多常節食的青少年,10年後仍無法維持理想體重,反而更胖。
- Aug 21 Wed 2013 09:19
視力模糊別以為就是老花 眼中風更可怕
葉姓中年男子有一天突然視力模糊,以為是老花加重,卻無法以眼鏡矯正;就醫被確診是「眼中風」,治療後視力才逐漸恢復。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醫師柳景豐弟今天指出,54歲葉男體重過重,有高血脂及高血壓,平時服藥不規律,還有抽菸習慣,當視力模糊時,以為是老花加重,直到配眼鏡無法矯正時,才驚覺事態嚴重。
醫師檢查,葉男視力只剩0.02,確診是眼中風造成視網膜黃斑部水腫,治療後視力恢復至0.8,視網膜黃斑部水腫治癒,追蹤1年視力穩定。
他表示,「眼中風」是常見眼睛血管疾病,主要是視網膜靜脈阻塞,導致眼睛血液循環受阻,造成視網膜組織缺血及後續炎症反應,臨床症狀是突發、無痛性的視力模糊或部分視野缺損。
- Aug 18 Sun 2013 15:34
每天喝高粱 男子食道癌上身
57歲林姓中年男子,30多年來每天至少喝150cc的高粱酒,後因感到吞嚥困難、胸部抽痛,檢查後才確認食道癌上身。
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醫師吳明和指出,這名男子不只每天喝高粱酒,還抽1包半的香菸,最後出現吞嚥困難、打嗝、易嗆、胸部抽痛、體重減輕等症狀,確認罹患食道癌後,已開刀治療。
市醫統計,市醫近年來33名食道癌病患,近9成有長期喝酒的習慣,有人甚至每天喝1瓶至2瓶高粱酒。
吳明和表示,較高濃度的酒精對喉嚨、食道刺激較大,偶爾小酌無傷大雅,但經常性喝酒或有酒癮者,將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 Aug 18 Sun 2013 15:29
山藥過量當三餐 大腸長滿息肉
一名50多歲種植山藥的農民,長期食用山藥過量,因血便及腹瀉就醫,檢查發現有數十顆發炎性息肉,醫師建議調整飲食後改善。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今天表示,這是他遇到的第2名男性因食用過量山藥引起發炎性息肉。這名農民家住花蓮,因出現血便、腹瀉、絞痛,經朋友介紹北上就醫。
糠榮誠說,患者就醫檢查發現有20到30顆發炎性小息肉,經詢問農民生活及飲食習慣,認為可能是因本身種植山藥、長期三餐都以山藥為主而引起,建議停止食用3個月後,再檢查息肉數目已減少。
糠榮誠指出,由於收治的2名患者都是男性,山藥具有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食用過多刺激大腸黏膜,形成息肉。此外,有一些藥物如止痛藥,也會引起發炎性息肉,不過,發炎性息肉是良性,不會變成癌症,停止食用後一段時間會改善。
- Aug 16 Fri 2013 09:13
每日一句學管理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我們若一直為過去而在現在糾纏不清,我們可能就會去失未來。我們應該讓過去的事過去,才能迎向未來。
- Aug 16 Fri 2013 09:08
常做3個小動作 告別肩頸卡卡
搭捷運當低頭族,連去上廁所都要黏著手機不放,想轉動一下脖子,卻發現整個肩頸卡卡,你是這樣的肩頸痛常客嗎?復健科醫師表示,近來因肩頸痠痛而求診的病患約占門診3成,多為熱愛使用3C產品的低頭族。
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表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的流行,讓許多60歲以上的民眾也開始追逐風潮,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情況下,發生肩頸痛的機率是過去的2倍以上,20歲以下年輕族群的肩頸痛問題也有增加,以下列出肩頸疼痛3大高風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