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3歲的柯先生從小就幾乎不吃蔬菜水果,就連吃陽春麵都要把青菜挑掉,偶爾在家人強烈的關心下,才吃幾口高麗菜聊表心意。此飲食習慣讓家人非常擔心柯先生的健康狀況,因此建議他進行健檢。檢查報告中雖然癌篩指數正常,但預防醫學診所醫護人員深入了解柯先生的飲食習慣後,當日加做無痛腸胃鏡篩檢,檢查後才驚覺已罹患第三期腸癌。

預防醫學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此案例之所以年紀輕輕就罹患腸癌,推測與飲食攝取中缺乏纖維有很大關係,而柯先生並無出現腸癌的明顯症狀,一直到檢查後才發現罹癌,根據該診所統計,30到40歲的腸息肉患者中,約有4成也都是屬於攝取蔬果嚴重不足的人,另外,具腸癌家族史、肥胖、喜好外食、肉類、少蔬果的民眾產生腸息肉的風險也會增加,建議30歲以上外食族、腸癌高風險的族群應做一次腸息肉檢查。

根據每年上萬人次無痛腸胃鏡篩檢經驗,呼籲全民做好日常腸道保健,每天至少吃5個拳頭的蔬菜水果,纖維攝取來源應多元豐富,可以全穀類主食,並挑選非精緻、非加工的食物,鄭乃源舉例,一般認為豆類含有纖維,然而豆類一旦加工為豆干、豆漿,纖維即大量減少,該診所列出一般民眾時常攝取的外食,如火腿蛋吐司加上一杯奶茶、雞腿便當等,纖維質含量遠低於一日所需的25克,顯示一般外食幾乎都NG。

從歷年的受檢者數據中也發現,31至40歲的上班族,腸息肉的發現率已由93年31.5%攀升至101年的38%,顯示年輕族群的腸息肉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呼籲年輕上班族也應檢視自己的腸道健康。應定期進行全身健檢,包含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糞便潛血檢驗等,才能及早發現病灶,以免初期症狀惡化成難以挽回的重症。因此鄭乃源呼籲,定期健檢配合良好的高纖飲食習慣及維持每日運動,雙管齊下更能腸保健康。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飲食西化及精緻化的影響,現代人普遍都有纖維攝取不足的問題,加上長期吃外食,恐成為腸道致命危機!預防醫學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患者已從民國73年的1827人遽增到98年的12488人,25年來暴增近7倍!鄭乃源進一步分析:腸息肉患者纖維攝取不足的比例高達8成,較一般人高出3成,且高達98.4%的受試者不知道每日應攝取至少25g的纖維。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民眾放長假時,很少出門,幾乎都坐在家看電視,上網。北市立聯醫中興院區復健科醫師林政宜提醒,民眾還是要多多起身活動,才能「減少經濟艙症候群」,也就是腿部深部靜脈栓塞的產生。

醫師表示,很多民眾放假時就整天或坐或躺在柔軟沙發上,一躺就是好幾個小時,維持同樣姿勢動也不動,甚至晚上電視看一看直接在沙發上睡著,一覺到天亮,第二天想起來卻爬不起來,不然就是背痛到連腰都打不直。

放假輕鬆一下無可厚非,但醫師提醒民眾,即便在相對休息的狀態,還是必須有定時簡單活動。一般建議坐臥30-40分鐘就應該起來走走,做些簡單腰部腿部伸展運動,一方面避免長時間不正確姿勢所導致的腰椎壓力上升,一方面減少經濟艙症候群,也就是腿部深部靜脈栓塞的產生。

醫師表示,正確坐姿、適度保暖、避免受涼,都是享受悠閒時,順道讓辛苦終年的腰部放個好假的不二法門。林政宜醫師強調,座椅不宜太低太軟,有椅背的椅子盡量坐到底,輕鬆將背部倚靠在椅背上,讓椅背支撐背部重量。沒有椅背的椅子則儘量挺腰收小腹坐直,一段時間就起來活動。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突發心肌梗塞,經手術後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心臟內科醫師表示,最近氣溫變化大,心肌梗塞病患倍增,壓力大、生氣、熬夜、太過疲累都是危險因子。若有胸悶、喘氣等症狀千萬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

近年醫師突發心肌梗塞頻傳,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去年底即因心肌梗塞住院;馬偕醫院台東分院放射科主任彭國權前年底也疑因心肌梗塞過世;南部婦產界名醫郭國銓,去年六月心肌梗塞過世,享年八十五歲。

不只是醫師,藝人戎祥廿五日清晨也因心肌梗塞猝逝。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表示,冬天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這幾天忽冷忽熱,醫院導管室忙個不停,四點、五點、七點不斷有病患送進醫院,護理人員都快忙翻了。

洪惠風形容,若血管是公路,心肌梗塞就如土石流,最重要是做好水土保持,否則一旦血管壁坍塌下來,就會引發心肌梗塞;生氣、壓力大、熬夜、太過疲累、感染如同引發土石流的颱風,皆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人戎祥時值壯年卻因心肌梗塞不幸猝死,心臟科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不是老人家的專利,青壯年如果體重過重、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抽菸、喝酒、飲食太油太鹹等,都會有心血管疾病爆發的危機,呼籲國人應重視。(吳霈蓁報導)

中山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張明才指出,天氣較冷、血管收縮,加上病人本身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肥胖、缺乏運動,如果再加上抽菸、喝酒、熬夜、壓力大,這些都是心肌梗塞猝死的危險因子,而通常男性發生的機率比女性高,而女性在停經後發生的機率就和男性相等。

張明才說:「常見就是高血壓、糖尿病、抽菸、暴飲暴食、男性和女性比較起來,男性發生機率比較多,女性停經後,機率和男性一樣,如果患者因為肥胖、沒有做運動、加上熬夜、工作忙、壓力大、這些都是導至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張明才指出,心血管疾病排名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僅次於癌症,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心肌梗塞或心臟病,都是在早上發生,民眾早晨起床應做好保暖的工作,另外也要維持適當體重、養成運動習慣,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應均衡清淡,避免太過油膩、太鹹的食物,平時也要定期量測血壓、做健康檢查,戒菸戒酒等,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份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的最新吸菸研究報告分別指出,吸菸男女在80歲和75歲以前的死亡風險,是不吸菸族群的大約3倍。兩項研究都指出,戒菸永遠不嫌晚,無論何時戒菸,都能有助減少早死風險。平均統計,終身吸菸會使壽命縮短至少10年。
這兩項研究考察了終生吸菸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其中一項研究發現,與從不吸菸的族群相比,終身抽菸的女性少11年壽命,男性則少了大約12年。

研究報告︰吸菸平均折壽10年

其中一篇報告的主要執筆人、多倫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吉哈說,現在男女平等了,他們都會因吸菸平均折壽10年。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年什麼小毛病讓大家最困擾呢?有健康管理機構做了小毛病代表字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最心有戚戚焉的小毛病代表字,就是肥胖的「肥」,而第二名是「累」,第三名則是痠痛的痠,看起來大家除了工作很累之外,對身材似乎也越來越在意!

 

工作壓力大飲食又不正常 小心!小毛病代表字第一名「肥」悄悄找上你! 2012年什麼小毛病最煩人,代表字大票選,肥胖的肥,勇奪人氣冠軍寶座。
不管別人怎麼講,累這個字,登上小毛病代表字排行第二名。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意中在電台聽到很美的歌聲,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史茵茵真有才華,也是高才生=哈佛畢業。

喜歡她的聲音的人,可到她的官網看看。

 

http://www.yingying.tw/blog2/?page_id=8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天下雜誌出版

為了維持青春活力,不少人砸大錢買保養品,或忍痛、冒風險去整型、打雷射......。然而,只在外表下工夫,並不能保證青春永駐,真正的保養要從內臟開始。

中、西醫學專家都指出,內臟健康決定一個人的老化速度,想擁有光滑的肌膚、緊實的身材、靈活的肌肉關節等,都需要照顧內臟,讓身體每個器官都進入最佳狀態,進而幫助你恢復年輕有活力的外在。

「因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科醫師李士虹說,然而隨著年紀漸長,身體的運作效率也會愈來愈低——心臟輸送血液的動力變弱、腎臟過濾廢物的能力變差、荷爾蒙持續降低......,這些微小的、甚至看不見的改變,會慢慢地在我們的膚質、體型上累積放大,形成讓人不願意見到的粗糙、斑點、皺紋、贅肉......。

打造從裡到外的活力
內臟強,人才有活力


不止西方醫學認為內在的健康影響外貌,數千年前老祖先的智慧早已曉得,青春容顏的根本在調養五臟六腑,外在的皮膚、頭髮、身形等其實是反映身體內在的健康狀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中醫師廖麗蘭指出。例如中醫認為,肝主藏血,肝健康的人氣色紅潤,皮膚水亮,頭髮也較豐盛,不容易掉髮。

又如,脾主運化(消化),吃進身體的食物經由脾充分消化吸收、轉化為養分,然後輸送至全身各處。而脾功能佳的人,消化、吸收及代謝的能力較好,不容易肥胖或過瘦。脾也主管身體的水分代謝,以及肌肉活動,因此脾強健的人不易水腫,肌肉也強健靈活。

而腎則主骨,其華在髮,腎精充足的人骨骼密度好,身形挺拔,頭髮也烏黑光澤。

肺也和我們的皮膚毛髮密切相關,因為中醫認為肺負責調節皮膚、毛孔、汗腺,因此肺氣充足的話,皮膚的代謝能力就好,不容易堆積廢物,阻塞毛孔而使皮膚粗糙、長疹子。此外,「目光有神的人看起來就比較年輕,這和中醫所指的心有關,」中醫師程惠政說。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也就是人的精神狀態,所以心功能好的人活動力佳,精神飽滿,思慮敏捷,也就不易顯老。

身體不適是疲勞的內臟在求救

雖然老化是自然過程,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高壓的生活方式,卻讓內在器官的機能提早衰老,進而表現在外貌上。

「身體不適是疲勞的內臟發出求救訊號,」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校長,也是消化器官內科教授,日本抗老醫學會理事長吉川敏一說。一般人出現肩頸痠痛、無精打采、眼睛痠澀等不適症狀, 以為「 只要休息就會好」,其實許多不適症狀是過勞、壓力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等,使我們的身體負荷過大。

在看不見的身體內部,可能正因為持續緊張而導致胃炎、腸道蠕動停滯,或者因為壓力而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新陳代謝及免疫力衰退。當內臟疲倦時,會喪失食慾、焦躁,令人覺得不暢快。如果長時間內臟無法正常運作,會導致氣色不佳、浮腫、皮膚乾燥,外在的年輕指數也就大打折扣。

因此,身體會提早老化,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錯用了身體,讓各個內臟器官太操、過勞了。

壓力造成老化的程度令人吃驚,過多的壓力可能使人比實際年齡老上一倍。有研究發現,壓力的影響甚至是直達基因,包括決定何時出現白髮,美國延壽基金會醫療顧問米勒醫師說。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也曾經研究五十多位女性的DNA,發現一些需要照顧殘障子女的女性,因為身心俱疲,她們的DNA狀態很像老婦人。

累積過多壓力會對自律神經和荷爾蒙造成不良影響。身體為了緩和壓力,腎上腺會分泌「抗壓力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有活化身體、提升免疫力及抵抗力的功能,但如果長期累積壓力,則身體的防禦力會變弱,容易疲勞、肌膚變差,而且免疫力也降低,容易感染疾病。

長期壓力與緊張,使自律神經的調整運作過熱,內臟該休息時卻還不眠不休地運作,造成胃腸肝膽等各種不舒服,例如胃拚命分泌胃酸,但同時因為壓力導致保護胃黏膜的黏液卻分泌減少,胃壁受到胃液侵蝕而導致胃炎與胃潰瘍;膽囊不停重複儲存與收縮,因而容易造成膽結石、膽囊發炎;腸子的活動則會變遲鈍,容易脹氣、便秘、腹瀉反覆發生,使人整天都很不舒服。

從中醫角度看,壓力的確是維持青春的大敵。

壓力大、情緒鬱悶會影響肝,肝的氣機不順,造成「肝氣鬱結」,就會在體內產生火氣,耗損我們的津液氣血,「津液不足的人容易氣色差,皮膚粗糙、沒有光澤,荷爾蒙也會失調,」廖麗蘭中醫師說。
無論中、西醫學都強調,渴望青春不老,一定要設法調節壓力,找到自己的紓壓方法——靜坐、運動、旅行、泡澡......,避免壓力壓垮健康與元氣。

「氧化」生活讓人提前衰老
再者,醫學界認為自由基是造成身體損害、導致老化的主因之一。

自由基帶有單獨不成對的電子,它會向附近的身體組織下手,搶奪電子,而細胞失去電子的過程,就稱為「氧化」。

人體內如果產生強力的自由基,就會引發氧化造成的傷害,諸如動脈硬化、糖尿病、癌症、心臟病、腦中風,以及皮膚老化等,都和氧化有關,可稱是「老化與百病的源頭」,吉川敏一表示。因此,如果你過的是「氧化」生活——抽菸、暴飲暴食、長時間曝曬於紫外線之下......,就容易提早衰老。

飲食的量及內容也直接影響外貌及壽命,在各種動物如老鼠、狗、或者最接近人類的靈長類身上都看到相同的結論——少吃一點比較健康、長壽,甚至不容易老化。

這是因為吃進愈多食物,身體內會產生愈多自由基,尤其是大量的酒精、脂肪及油炸食物等。

相反地,如果每餐都吃七、八分飽,而且攝取大量具有抗氧化效果的食物,例如各種顏色鮮艷的蔬果、五穀雜糧、堅果等,幫身體對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就有助於延緩老化。

身體「著火」,致病又催老
另一個受醫界重視,導致老化疾病的因素就是「慢性發炎」。

當身體遭受傷害,如割傷、擦傷時,會立刻啟動免疫警報,展開一場防衛戰,接著,紅、腫、熱、痛隨之而來,這種像「身體著火」一般的過程就是發炎反應。

發炎雖然是身體對抗疾病的正常防禦機制,但要是啟動之後卻停不下來,甚而成為「慢性發炎」,則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都大幅增加。

不良的飲食習慣正是引起發炎的「導火線」——油膩、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容易惡化發炎症狀;壓力及情緒起伏是另一個引爆源,當我們情緒激動時,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啟動免疫系統引起發炎反應,而長期處於壓力環境中,免疫調節的能力會變差,更難抵擋體內的慢性發炎情況。

中醫也有近似的「火氣」之說,像是嘴巴破、長痘痘、心情煩躁......都是一般人形容「火氣大」的症狀。而點燃身體這把火的原因很多,最常見就是熬夜、睡眠不足、吃太多辛辣、煎炸的食物。

廖麗蘭中醫師指出,體內火太旺的人容易顯老,因為皮膚會長斑、乾燥、有細紋,而且臉色暗沉。

現在開始不算晚,重視身體不適,好好呵護內臟健康,重新調整生活型態,你也能養出從內到外的年輕活力。

十五個習慣,從體內變年輕

一、維持最佳血壓
放任血壓飆高對心臟將造成很大傷害,因為高血壓使得血管承受強大的壓力,時間一久會傷及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並導致狹心症與心肌梗塞。

健康的血壓最好維持在收縮壓一二○毫米汞柱(mmHg)、舒張壓八○毫米汞柱以下,飲食少鹽及適度運動則是維持健康血壓的最佳方法。

二、享受護心食物
早上來一碗燕麥粥,裡面的β- 聚葡萄糖有助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被塞住。
中午吃糙米飯,搭配烤鯖魚,加上花椰菜、芹菜、豆類、彩椒等,你就吃進了對心臟健康有益的Omega-3 脂肪酸,還有大量抗氧化營養素。下午可以喝杯茶,閒暇時來一杯紅酒。

三、吃好油
例如魚類裡的omega-3 脂肪酸、堅果、酪梨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及烹調時使用橄欖油、芥花籽油,都是對身體有益的好脂肪。

四、吃當令在地的新鮮食物
符合節令的食物多數在「天時」、「地利」的環境下生產出來,比較不需要施以大量的農藥及化肥,可以減少我們吃進毒物的風險。而且要選擇新鮮食物,儘量少碰加工食品。

五、今天的壓力,今天消除
靜坐、泡澡、運動、旅行、芳療按摩......,找到自己喜歡的紓壓方法,甚至不用花什麼錢,只要和有趣的朋友聊聊,或看一部喜劇片,讓自己哈哈大笑,就是最好的減壓法。大笑能提升免疫力、運動腹肌、使排便順暢......,那還等什麼?盡情開懷大笑吧!

六、以靜養心
利用靜坐、練氣功、打太極拳,以及按摩穴道、拍打經絡,都有助疏通氣血,消除煩躁,讓身心安定下來。

幫助靜心的穴位:
•百會穴(在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處,見282頁)助眠、幫助放鬆,以及緩解因壓力造成的頭痛。
•印堂穴(位於兩眉頭中間)鎮靜安神,舒緩鬱結的情緒,提振心情。

七、按摩讓人快樂的穴位
•太衝穴——足大趾、次趾趾縫間,往腳背上推到頂處。
可疏肝理氣,解除壓力,清除肝火,調節女性生理期不順問題。
•壇中穴——兩乳中間,與身體中線交叉的凹陷處。
抒發情緒,解除鬱悶。
•內關穴——腕橫紋中央正上方兩寸。
平緩心悸、失眠、緊張,還能緩解脹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廖麗蘭醫師還建議,可拍打身體側面、腋下的地方,是膽經所在處,也有助於疏肝理氣。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把刀在痞客邦有部落格喔!!

http://www.giddens.tw/blog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