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談癌色變,日前62歲的高凌風因胸悶、高燒到醫院急診,才發現罹患血癌,醫師更以「籠罩在死亡威脅中」來形容血癌的可怕!除了血癌之外,根據衛生署公佈的100年十大癌症排名,以男性為例,罹患口腔癌、鼻咽癌以及食道癌,半數患者不到60歲就死亡,尤其食道癌與10年前相比,明顯呈現年輕化趨勢,死亡年齡竟然年輕了6歲之多。且多數患者在出現症狀就醫治療後,才發現為時已晚!

100年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肺癌、肝癌、大腸癌、口腔癌、胃癌、食道癌、攝護腺癌、胰臟癌、淋巴瘤、鼻咽癌,總計有2萬7045人死於癌症。100年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胃癌、胰臟癌、子宮頸癌、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總計有1萬5514人死於癌症。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罹患癌症?有的人卻不會?為什麼有的人特別容易罹患乳癌或大腸癌?甚至有的人罹癌的年齡為何會提早發生?想要解開這一些謎團,並不是只靠平時健檢就能解決,健檢只能揪出是否已經罹患癌症,卻無法預先發出警訊,讓具有癌症高風險族群的人,能夠提早防患於未然,而非癌症發生之後才後知後覺。

基因與癌症關係密不可分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肺癌是最容易致死的疾病之一,家中油煙是隱形殺手,緩慢影響肺部功能,最後可能因此失去生命,它不像菸品與空氣污染可能可以避免,只要烹調食物就會產生油煙,家庭中越常烹煮食物的家人,受影響的可能就越大,但只要知道幾個小常識,就能有效避免。

低溫料理保護健康。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詹雲翔提醒,只要油鍋開始冒煙,油溫即過高,有毒物質開始產生;油煙所含的致癌物相當驚人。

醫師指出,根據實驗分析,廚房油煙中的致癌物成份包括異環胺類、多環芳香烴和硝基多環芳香烴等,準備一餐的時間內吸入的「隱形殺手」,往往是戶外新鮮空氣的百倍以上,危害程度極大。醫師提醒,廚房油煙和二手菸才是導致女性罹患肺癌的主要元兇。

另有研究指出,在通風差、燃燒效能低的灶具上作飯,對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吸兩包香菸。醫師進一步提醒,只要油鍋開始冒煙,就表示油溫過高,有毒物質開始產生了。作菜時儘量將油溫控制在200度以內,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油煙,還可以保存蔬菜中的營養。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與國立癌研究中心等組成的研究小組,今天彙整調查結果指出,平時多攝取牛、豬肉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較少攝取者的1.42倍。

日本媒體報導,研究小組針對岩手縣、東京都、長野縣、沖繩縣等45至75歲之間的男女約6400人進行大規模疫學調查,今天公布結果。

研究小組調查在1995年與1998年民眾日常生活攝取的肉品種類及數量,經過5年的追蹤後,分析糖尿病發病的關連性。調查得知有1178人罹患糖尿病。

研究小組以攝取肉品數量多寡分為4組調查。男性平均每天攝取肉品量以83公克為最多的一組、15公克為最少的一組,分析結果得知,前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後者高出42%。分析原因可能與牛、豬肉含有較多鐵質、飽和脂肪酸影響到胰島素分泌有關。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夜醒來上廁所後,別看鬧鐘,更好入睡。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陳彥蓉藥師表示,半夜醒後看鬧鐘,常讓人緊張,不如不看。另外酒精雖然有暫時幫助入睡的效果,但在身體代謝之後反而有中斷睡眠的反彈效用。

陳彥蓉藥師指出,若老是在想起床時間快到,往往讓人睡意減弱,看鬧鐘後,很多人就睡不著,主要是心理因素。

此外,以酒助眠,長期來看不僅無效,還往往讓人愈喝愈多,引發酒精性神經炎或酒精性神經肌肉炎,全身無力。豪飲也會引發胃出血。偶爾攝取少量酒精雖不至於產生太多問題,但有些人往往愈喝愈多,終於成癮,增加身體損害科。酒癮患者剛開始停止飲酒時,多數出現明顯睡不著的戒斷症狀。

醫師指出,不少患者一直到發現肝硬化或神經病變,才知道已染上不易戒斷的酒癮。研究顯示過量酒精與多種癌症的發生相關,包括口腔癌、食道癌、肝癌、腸癌,咽喉癌等,故飲酒必須謹慎節制。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值26歲的青春年華,不菸不酒的沈小姐,卻被檢查出大腸癌第2期,經開刀及化療,原以為可以痊癒,沒想到療程結束後卻被判癌症末期,轉移腹膜且擴散到肝臟、淋巴,當時醫師評估她只剩3個月壽命,但她沒有放棄,調整生活作息、保持愉悅心情,至今,已兩年不再用藥,身體也完全康復。 確診為大腸癌第2期之前,沈小姐不菸不酒,身體無任何異常狀況,一天她發現肚子悶痛的頻率增加,就醫求診還被誤診為吃壞肚子,後身體狀況明顯變差,再次就醫做大腸鏡檢查,才驚覺是大腸癌第2期。 經手術治療及半年的預防性化療,年輕的她自認身體恢復迅速,沒想到在療程結束後,不幸被宣告癌症末期,腹膜附近有近10公分的腫瘤,且擴散到肝臟、淋巴。

當時醫師評估她僅剩3個月壽命,但她靠著改變生活、心態,以及標靶治療與化療,3個月後,腫瘤縮小為2.37公分,兩個月後開刀取出腫塊,僅剩不到2公分,術後沈小姐要求停止治療及用藥,靠著自己的意志力,目前已痊癒,完全看不出曾是一名癌末病患。 「自己的改變,才是健康的關鍵!」沈小姐自述,得知癌末消息後,才下定決心調整生活步調,從飲食習慣改變起,只吃天然蔬果,不碰加工食品和微波食品;每天晚上11點就寢,睡足8小時;原本不愛運動的她,開始天天爬山、到處旅行,心情保持開朗。她強調,癌症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早期檢查、及早治療,並確實重整自己的生活態度。

早期篩檢是防治大腸癌的第一步,有鑑於此,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與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將於5月19日合辦「歡馨腸愛 健康GOGO」活動,現場包括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及乳癌篩檢、肺功能一氧化碳檢測及BMI檢測,50-69歲近兩年未做過健檢的民眾,可攜帶健保卡前往篩檢,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

2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不好、睡不夠,小心膽固醇飆升。台安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袁明琦昨(十九)日在「從『心』開始,快樂人生」衛教講座中表示,肝臟專門負責清除血液中多餘膽固醇,尤其是睡覺的時候,身體最能有效清除膽固醇,因此睡眠品質不好、睡眠時間不夠,膽固醇很容易較會居高不下。

袁明琦醫師舉例,肝臟清除膽固醇,就好像辦公室清掃人員在清潔環境,當會議室有人在開會時,清掃人員就不會進去會議室打掃。同樣地,當身體保持清醒狀態時,肝臟也不會輕舉妄動,隨便清除體內膽固醇,要等到進入睡眠狀態,肝臟才會開始作用。因此保持睡眠充足、作息正常,可幫助控制膽固醇。

由於身體是在晚上睡覺時處理多餘膽固醇,所以高血脂患者若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也會建議在晚上服用,身體清除膽固醇就更有效率。

袁明琦醫師指出,睡眠品質不好、睡不夠、作息不正常也會對身體造成壓力,使血壓上升,此時除了臉色不好看,也可能造成心悸、噁心等症狀。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眾常抱怨自己「喝水都會胖」,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裴馰表示,這是常見的迷思,絕大多數自認或向醫師表示吃很少的發胖者,熱量攝取都太多。臨床上觀察,求診的女性較常向醫師表示自己「只吃一點點」。

裴馰醫師昨(十九)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講座中強調,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已有研究觀察實際上吃進去的卡路里與病人報告的卡路里之間差異,觀察對象包含正常肥胖八十人、頑固性肥胖十人,結果顯示愈胖的病友謊報情形越嚴重。患者平均吃進去三千三百大卡,卻只報出來一千八百卡。不願承認自己吃太多的人不容易減肥成功。

裴醫師表示,減肥的第一步,就是除了正常的三餐,不再吃任何零食,不吃油炸、油膩及甜食。儘量不要吃速食、甜點、花生、瓜子、甜優酪乳、泡麵。若肚子餓,可喝青菜豆腐湯、一份水果、一片土司等。

運動固然需要,但食量及熱量控制才是重點。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名42歲男性,因出現不斷咳嗽、下肢水腫等症狀,就醫治療,醫師發現患者不但感冒,也因糖尿病誘發腎病變;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田志宏指出,腎臟疾病早期徵兆較不明顯,才導致症狀出現時,早已嚴重至必須洗腎。

這名患者罹患糖尿病約20年,一直未好好控制,兩個月前出現小便有泡沫、水腫等症狀,卻不以為意,才促使腎病變、蛋白尿疾病;田志宏說,在台灣因糖尿病造成腎衰竭者,占所有洗腎病患約五成,尤其若糖尿病未能控制妥當,更會加速病變。

醫師田志宏進一步說明,蛋白尿的症狀像是小便有泡沫、下肢水腫,甚至是肺水腫、喘及呼吸衰竭等症狀,這時身體的血清肌酐酸就會上升,導致腎衰竭,直到演變成末期腎病變,也就是尿毒症時,就必須洗腎治療。

誘發腎臟病的因素,除了糖尿病,包括自體免疫系統疾病、高血壓、不當服用止痛藥等,都為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田志宏呼籲,糖尿病患者若出現微蛋白尿時,就應盡快轉診由腎臟科醫師治療,透過腎臟藥物以及控制血糖,才能避免症狀加劇。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吃蔬果,多色多健康!國內外研究發現,5色蔬果中富含的植物營養素好處多多,除了本身便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抵抗氧化壓力,減少疾病生成;加上能對細胞產生調控作用,為抑制癌症基因表現的利器;而植物營養素中的多酚類,更能幫助控制血脂,降低因肥胖引起的動脈硬化疾病。

由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和紐崔萊健康機構共同主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植物營養素的生理效益:抗氧化物質研究發展最新趨勢」,在5月9日順利落幕。會中邀請韓國、台灣兩地學者醫師發表論文,深入剖析植物營養素有助於抗癌、基因調控、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調節過敏的研究和發現。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江孟燦理事長表示,國人飲食西化,蔬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的五穀根莖類逐漸遠離人們的餐桌。據國人十大死因和罹癌情況可發現,心臟病和癌症、特別是大腸直腸癌的罹患率,始終高居不下,反映少吃蔬果的壞處。許多研究已指出,5色蔬果中富含的植物營養素的確有助於預防癌症及心臟病、降低血糖和不易形成體脂肪。

植物營養素好處一:抗氧化首選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