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新聞 (5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喜歡喝咖啡或含咖啡因能量飲料的人要多注意了,南韓醫學研究表示,這些飲料可能會對骨骼關節有不良影響,易導致關節反應遲緩等症狀。

南韓媒體引述醫學界報導,關節炎患者喝了咖啡或能量飲料時易引發副作用,因此最好盡量少喝。

報導表示,體重60公斤的成人1天的咖啡因建議攝取量為150毫克,若患關節炎的人超過這個攝取量的話,就會對關節有不良影響;且患者服用的關節炎藥也難以分解咖啡因,血液中的咖啡因濃度也會提高;過量咖啡因也會引發心悸、中樞神經亢奮,進而導致失眠等症狀。

仁川全醫院院長金宗民(音譯)表示,咖啡因有利尿作用,會促發鈣質從體內流失,並提高骨質流失與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喜好喝咖啡或能量飲料的人應該考慮少喝一點了。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使用粒子較粗的牙膏,刷牙太用力,恐磨損牙齒琺瑯質。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牙醫師賴智信解釋,刷牙方式不當易造成牙齒敏感。

賴智信醫師指出,太常刷牙、刷牙太用力或使用硬毛牙刷,選用粒子較粗的牙膏。刷牙太用力或牙刷太硬均會磨損牙齒琺瑯質,造成牙齒齒頸部刷耗,牙齦萎縮。牙齦日益後退、牙根暴露,牙本質層外露,導致敏感性牙齒。

醫師強調,只需輕輕刷牙、放慢速度、加長時間,即可達至保護牙齒效果。

吃檳榔、愛啃硬物都會使咬合面過度磨耗,引發敏感症狀。嚼食冰塊、硬糖果、芭樂子、甘蔗等,也可能使牙齒破裂而不自知,導致牙髓發炎、壞死。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飲食和睡眠有直接關係,特定營養素可能攸關睡眠品質,而偏食會讓人睡得比較不香甜。

倫敦「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水分不足或吃太油都有損睡眠品質,而維生素C、硒及茄紅素攝取不足的人,可能會睡不好。除了巧克力、茶及酒精以外,高飽和脂肪及膽素飲食也會干擾睡眠。

研究員依睡眠時間長短將參與實驗者分為以下4個族群:「非常短眠」(每晚睡不到5個小時)、「短眠」(每晚睡5至6個小時)、「睡眠正常」(每晚睡7至8個小時),及「長眠」(每晚睡9個小時以上);仔細紀錄參與者一整天的飲食,連一小杯水都有記載,並分析這些數據。

結果發現,各個群組攝取的總熱量都不一樣,睡眠品質最糟糕的是攝取最多熱量的群組;飲食中攝取最多種類食品的人睡得比較香甜,偏食者則比較不能安眠。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有研究指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天運動15分鐘可以減少14%總死亡與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並可延長3年壽命。每增加15分鐘的運動,又可再減少4%的總死亡與1%癌症死亡。這些好處不但適用於各個年齡層,也適用於男性與女性,對那些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包括吸菸、肥胖者)也一樣有用。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17歲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18歲以上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達到此活動量可以控制體重,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乳癌、大腸癌的風險,增強骨骼與肌肉,促進心理健康與情緒,促進老人日常生活的能力及預防跌倒等,對身心健康皆非常有幫助。

國民健康局鼓勵民眾春節快樂動,國民健康局建議可以就近利用社區的公園、健走步道、自行車道等,從事健走及騎自行車等活動,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鼓勵民眾將健康融入生活當中,不論任何場所,皆可成為身體活動的好所在,建議大家春節在家也要快樂動,可以仰臥起坐、抬腿及健康操等維持身體活動。有關各縣市健走步道及運動場所資訊,可至國民健康局肥胖防治資訊網查詢。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吃速食的民眾要注意,小心傷肝,美國最新研究指出,連續吃1個月速食,除了造成體重增加,還會導致肝臟出現「發炎」症狀,嚴重還可能導致肝衰竭,其中最危險的莫過於薯條,因為除了油炸外,還加了糖或鹽,另外,炸雞跟洋蔥圈因為脂肪跟飽和脂肪量,則容易造成脂肪肝。

薯條在油鍋裡炸得金黃酥脆,不少人就愛這一味,不過好吃、方便的背後,卻暗藏健康隱憂,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常吃速食可是很傷肝。新聞畫面片段:「他們讓1個人吃漢堡、薯條,長達1個月的時間,然後發現他們的肝酵素會改變,症狀有點類似肝炎。」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久居「近視王國」寶座,去年台北市針對幼稚園學童進行視力檢測,幼兒近視率竟高達25%,較5年前不到5%爆增4倍之多,讓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憂心不已。

一般人或許會說,近視有什麼大不了,不過就是戴眼鏡罷了。但醫學研究證實,年紀愈小開始近視,成年後發展為600度以上高度近視的機率愈高,「若是學齡前就近視,未來成為1千度以上超級大近視的機率更幾近100%!」

高度近視的併發症相當多,其中又以黃斑部病變、青光眼以及早發性白內障,對患者未來的視力及生活影響最大。所以,若不想年紀輕輕就墜落「視茫茫」的深淵,就要避免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上身。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守護眼睛-愛護眼睛不熬夜-213000429.html;_ylt=AtUTyg5np0RKI6ZsKkgcoHDfBdF_;_ylu=X3oDMTRkNmU3aXJkBG1pdANUb3BTdG9yeSBIZWFsdGhTRiBNRDEEcGtnAzNhYzkzYWU3LTk1YWYtMzdiOC1hOTJmLWU4NjFkZThiOTY1ZgRwb3MDOARzZWMDTWVkaWFCTGlzdE1peGVkTFBDQVRlbXAEdmVyA2EzYmIxNGYwLTc4ODAtMTFlMi1iZjdiLTM1OGU5YTZiZWYyZA--;_ylg=X3oDMTFwN21taGli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WBpeW6twRwdANzZWN0aW9ucw--;_ylv=3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9天連假步入尾聲,除了要收心準備上班上課,由於年節的連假長、又是容易大吃的冬季,因此這時正是「年後減重」的開始,尤其肚子堆積的肥肉最為明顯,要甩掉大肚腩,專長肥胖醫學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提醒,減重原則就是「少吃」、「多動」、「有恆心」,並掌握以下4竅門,讓自己能健康減重。

1.
別只專注於局部瘦身:
對肥胖的人來說,消除掉單一部位,其他地方的肥肉仍會「補位」,因此若有商品標榜透過快速振動或塗抹某個吸收物,就能甩蝴蝶袖或水桶腰,這個效果是令人質疑的,因此減重應該從全身性來看,選擇快走、游泳等耐力型運動,而且每次必須持續做至少15分鐘以上,促進全身的的新陳代謝。

2.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良好的養生習慣,對身體健康有所幫助。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盈瀅表示,中醫重視睡子午覺、持久慢走,認為這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法門,也是基本的養生規律。

張盈瀅醫師指出,所謂「睡子午覺」就是每天在子時、午時入眠,因為中醫認為,子午之時剛好是自然界陰陽交接的時候,在這個期間人體陰陽盛極而衰,以致於人體氣血容易產生失衡的情形,如果能夠睡子午覺,對促使陰陽氣血維持在正常狀態有幫助。

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子時指的是晚上十一時至凌晨一時,為膽經循行的時間,這時候陰氣盛而陽氣弱;午時指的是中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為心經循行的時間,這時候陽氣盛而陰氣弱。不過,睡子午覺雖然可以促使身體抵抗力得到恢復,對養腎有幫助,但睡眠時間也不宜太長。

適當動一動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傳統中醫認為,人可小疲,但不宜大勞,所以運動時可以採取每天堅持慢走三十分鐘的習慣,如此就可望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增強身體體質,但運動不可以過度激烈,中醫支持運動以喘為度的做法,不支持激烈運動造成身體過度疲勞的方式。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若有吃鈣片習慣,要多注意心血管疾病威脅。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男性若服用大量鈣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會上升,女性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這項研究分析三十八萬八千多人健康資訊,這些人年齡介於五十到七十歲,結果得到上述結論。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期刊」。

不少年長者認為吃鈣片對骨頭很有好處,因此有定時吃鈣片的習慣。研究作者表示,鈣片雖然可以幫助預防、治療骨質疏鬆症,但對心血管等其他身體組織好壞難定,所以想透過研究了解鈣片對心血管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蕭乾博士(Qian Xiao,音譯)研究團隊檢視民眾鈣質攝取量、吃鈣片習慣與心臟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否有關連,研究追蹤十二年。

其中有七千九百零四名男性死於心血管疾病,女性因病死亡人數為三千八百七十四人。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七歲的李姓電線維修員,每天拿著梯子爬上爬下,最近天氣老是冷冷熱熱,他一早起床,左膝蓋常出現陣陣刺痛,吃止痛藥也不見改善,只好到醫院骨科求診,診斷為創傷型膝關節退化伴隨前十字韌帶及半月軟骨破裂。

署立雙和醫院骨科林哲立醫師表示,最近天氣變化大,門診中年輕人因膝關節炎來求診人數也激增兩成;當天氣由晴轉陰或氣溫突然降低,患者人數就明顯增加,尤其是平常工作時關節須大量承受重量的病人,症狀會特別明顯,此時關節就像氣象台,馬上出現腫脹、發炎、疼痛等症狀,即使休息或服用止痛藥,情況還是沒有好轉。

林哲立醫師表示,李先生目前已接受關節鏡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並修補半月軟骨,至於軟骨磨損方面,先以打洞手術促使纖維軟骨增生,不過仍有部分患者無法改善膝蓋疼痛,這時會考慮進行軟骨移植或使用幹細胞療法,以促使軟骨再生。

林哲立醫師建議,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應該盡量少爬樓梯、爬山,並減少蹲、跪動作;出現關節疼痛不止,第一要務是好好休息。臨床上常見許多人不讓膝蓋多休息,只是拼命吃止痛藥,或到坊間進行民俗療法,這樣很容易造成關節二度傷害,有問題還是要請教醫師,以防病情退化。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季與初春是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時期,疾管局表示,依據歷年疫情監視資料顯示,病毒性腸胃炎是春節假期急診次數較高的疾病,今年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疫情又較往年嚴重,疾管局呼籲民眾切勿輕忽。9天春節連續假期,民眾出外拜年及遊玩時,應特別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以防遭受感染。如有出現水瀉和嘔吐等疑似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時,應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外出訪友、拜年,以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

 疾管局指出,諾羅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播能力,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攝食受病人排泄物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傳染,也可能經由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該病原造成的群聚事件與飲食暴露關係密切,如群體共同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罹病的餐飲從業人員於食品調理過程造成污染。

 疾管局提醒,養成勤洗手的習慣,拜年請以拱手取代握手;民眾用餐圍爐時,注意安全的食材來源,生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汙染,且應以熟食、熱食為主,並避免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材,生病的家人亦應避免參與料理食物,以減少病毒污染食物的機會。確實做好這些衛生行為,遠離疾病好過年。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蛋糕、餅乾等甜食雖然很好吃,不過吃太多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西班牙、英國最新研究指出,糖份雖然可以供給身體熱量,但體內糖份過多,就好像穿腸毒藥,很可能會傷害身體。當體內糖份持續飆升,不但會傷害細胞組織,也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糖尿病患者常面臨血糖過高困擾,糖尿病多為肥胖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功能欠佳。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肥胖很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臟癌、大腸癌機率比一般人增加一倍之多。

研究計畫主持人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賈斯托迪亞‧加爾西亞-吉梅內斯研究發現,當體內糖份過多,有一基因就會活動力大增,這基因在癌症發生、癌症病程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節前的週末好天氣,適合大掃除,卻也最容易發生跌倒意外,醫界指出。65歲以上長者1/5骨鬆症,滑一跤就可能骨折要命。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詹鼎正今天指出,他的大姨丈只是搬張椅子換燈泡,從椅子上跌下來,不只是摔斷骨頭,還撞到頭摔成腦出血。大掃除不免爬上爬下,掃地拖地,不小心跌倒、滑跤的事件特別容易發生。

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曾調查,65歲以上長者每5位即有1位為骨鬆患者,骨鬆骨折事件特別容易在冬天發生,原因之一是節氣因素,冬天下雨濕滑增加跌跤機率,高血壓等慢性病造成身體不適,也易讓人跌倒,再加上打掃清潔環境,都可能讓人跌一跤會差點要老命。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衛生組織頒發新規定,敦促成年人少吃鹽,並要在飲食中攝入少量的鉀。

世界衛生組織在星期四發佈的一份聲明中,成年人每天不應該攝入超過2克的鈉或者超過5克的鹽。聲明還建議成人每天應該在飲食中攝入最少3.5克的鉀。

世界衛生組織,這些建議可以幫助減少高血壓風險。高血壓是導致心臟疾病和中風的主要原因。

世衛組織表示,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鈉,比如牛奶、奶油和雞蛋;而在一些加工食品比如鹹豬肉以及點心中,鈉的含量較高。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素食有助降低高達32%的心臟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追蹤4萬4500多名志願者平均約11年,發現素食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低於肉食者。研究名稱為「歐洲癌症與營養前瞻性調查研究」(EPIC),在英國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成果今天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

在50至70歲的研究對象中,吃肉或魚者有6.8%因心血管疾病住院或死亡,相較下素食者比例為4.6%。主要研究者、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中心的克羅(Francesca Crowe)說:「我們認為,這是素食者的膽固醇與血壓較低的緣故。」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冷,總讓人想「窩」在一起,但在天氣較寒冷的時候,可能因為氣候變化而造成血管收縮!一名30歲男性,過去無任何身體不適狀況,在上個月某天寒冷夜晚與女友正發生親密行為一事,卻突然昏迷!被女友緊急叫救護車送急診,到院時量不到心跳及血壓,經醫師診斷為右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瀰漫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急救後入住加護病房,4天後出院。

 新光醫院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醫師表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每10,000人發生一個,雖然只佔所有腦中風的5%,但是特殊且嚴重的腦血管疾病,1/3會死亡、1/3會深度昏迷。腦動脈瘤破裂的病人年齡較年輕,以45歲至65歲為最多,常常無明顯的症狀就發病,使人無法預防,其疾病致死率是所有腦中風最高。

 連立明指出,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能因為氣候變化造成血管收縮,而天氣冷時很多人的水分攝取也變少,血液變濃稠之下,就可能讓原本狹窄的血管產生血栓或更狹窄;根據國健局分析96年至97年,大台北地區14家醫院登錄的1萬6百多位個案中風登錄資料,中風發生時間以冬季時節較多。進一步對照中央氣象局所發布歷年每月氣象資料更發現,以96年最冷的1月份為例,當月份中風發生個案為各月平均的1.16倍,換句話說,天冷中風發生個案足足多出1成6。

 連立明說,熬夜、過勞和壓力都容易導致腦中風,很多年輕人有糖尿病和高血壓,自己卻不知道,加上生活習慣不好如抽菸、喝酒,很容易導致腦中風,年輕人中風更造成家庭及社會的巨大衝擊。要預防腦中風,要戒菸、飲酒不過度、多運動等,一定不能太疲累和情緒起伏太大,保健之道基本就是每天睡足七、八小時、低鹽低油高纖維的飲食控制、與規則的藥物治療。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代謝症候群是指腰圍過粗、血壓和血糖偏高、血脂有點異常的群聚現象,也往往是慢性疾病發生前的警訊。根據衛生署2006年公佈台灣地區代謝症候群五大危險因子的判斷標準,男性腹部腰圍≧90cm;女性腹部腰圍≧80cm、血壓偏高(收縮壓≧130毫米汞柱、舒張壓≧85毫米汞柱)、空腹血糖偏高(≧100mg/dl)、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女性<50mg/d)。只要是20歲以上的成人,如果有符合三個或以上的危險因子,就稱為「代謝症候群」。

如何簡單藉由五項危險因子判斷是否有代謝症候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表示,腰圍過粗,有50%會有代謝症候群,如再加上血壓有點高,則提高為72%會有代謝症候群。一般而言,腹部肥胖可推知內臟脂肪活躍,會發生胰島素阻抗導致代謝異常,帶來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異常等危險因子群聚現象(即是代謝症候群),進而引發慢性疾病。

千禧之愛基金會指出,對於自我監測是否為代謝症候群或高危險群,測量腰圍是一種方便又快速的方法。「腰圍八九十,健康常維持」,要遠離代謝症候群,男性腰圍不可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不可超過80公分。

千禧之愛基金會呼籲,現代人壓力過大、生活型態不正常,多吃少動導致熱量過剩、腹部脂肪增加,腰圍變粗,是普遍的文明病。透過腰圍量測作為自我監測的方式,可說是經濟又有效的作為,遠離代謝症候群,對抗三高威脅。

文章標籤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30多歲重視養生的沈小姐,平日飲食清淡、體重標準,因偶有胃痛困擾,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竟有一顆1.6公分大的高度異生鋸齒狀腺瘤瘜肉,幸好及早切除可能惡化為大腸癌的瘜肉,免除癌化危機。

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鄭乃源院長表示,大腸癌超過8成是由腺瘤瘜肉轉變而來,且腸道內有瘜肉者,罹患大腸癌機率比常人高,呼籲民眾別以為日常生活習慣正常,就輕忽身體警訊,醫師呼籲,30歲以上應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以避免留有大腸癌的病根。由於腸瘜肉和大腸癌有密切關聯,如檢查出腺瘤瘜肉或位於乙狀結腸以上的增生型瘜肉,最好盡快切除並持續觀察,確保腸道健康。

醫師也說,根據統計約每3位六、七年級生中就有1人有腸瘜肉,顯見長瘜肉已非年長者的問題,腸瘜肉生成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尤其是肥胖更是高危險族群。鄭乃源院長進一步補充,BMI24以上重量人士,就有52.7%有腸瘜肉發生,這群人大部份少運動及喝水、油脂量攝取過多,都是導致他們容易罹患腸瘜肉的原因。

腸瘜肉、腸癌問題有年輕化趨勢,現代人的高熱量飲食,以及喜歡吃醃漬、燒烤等不健康食物,加上作息生活習慣不佳,鄭乃源建議「腸」保健康三大秘訣是:注意飲食、運動生活化、定期完整腸道篩檢,三要項缺一不可,飲食上可多吃堅果、豆類及水溶性纖維,以降低腸瘜肉的發生率。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加州84萬多名5-11歲兒童的研究報告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數量正在迅速上升。
  
  美國疾病管制局表示,ADHD是最常見的兒童神經行為疾病。ADHD的兒童患者難以集中注意力、行為衝動、或是兩種狀況都有。美國精神病學協會估計,有3-7%的學齡兒童患有ADHD,但其他研究認為比例更高。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男人最好不要常吃炸雞排、炸排骨、炸雞、炸薯條、炸魚排、鹹酥雞、甜甜圈等油炸食物,以免得攝護腺癌。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男人常吃油炸食物,一星期吃一次以上,罹患攝護腺癌風險便會上升三成到三成七,不幸得了攝護腺癌,病情往往也較為嚴重。

美國佛瑞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團隊近日在線上版「攝護腺」醫學期刊發表上述研究。過去有研究指出,常吃烤肉等高溫加熱食物的人較容易得攝護腺癌。這次研究團隊針對油炸食物做研究發現,與一個月吃一次以下油炸食物的人相比,一周吃一次以上油炸食物的人更容易得攝護腺癌,罹癌機率約增加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七,常吃油炸食物也比較會得到侵襲性攝護腺癌。

研究計畫主持人珍妮特‧史丹佛認為,食物經油炸,很可能產生丙烯醯胺、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醛類化合物、丙烯醛等致癌物質。

丙烯醯胺這種致癌物通常出現於炸薯條等澱粉類食物。炸雞排、鹹酥雞等油炸肉類食物則容易出現異環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當油炸時間拉長,或一再使用回鍋油,這些有毒致癌物就會越來越多。

瓦恩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